幾個症狀看你是不是維生素D缺乏者 如何透過食物補充維生素D!
懷孕時,若缺乏碘和葉酸,可能會對胎兒中樞神經發育造成嚴重的影響,包括神經管缺陷、無腦等先天性畸形,嚴重者甚至會成為死胎或流產。其實,還有一種營養對孕媽咪也十分重要,它就是維生素D,如果在孕期缺乏維生素D,容易發生妊娠糖尿病、子癲(癇)前症,甚至早產;腹中胎兒很可能有骨骼發育上的隱憂,嚴重甚至導致孩子肌肉無力,形成佝僂症。
來源:國民健康署
為什麼維生素D很重要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的維他命,主要功能為促進飲食鈣磷之吸收以及造骨,也與免疫功能、細胞增生、細胞分化的調控有關,充足的維生素D能擁有較佳的免疫能力,有效降低癌症風險,以及缺血性心臟病、第一二型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症等心血管與慢性疾病風險。
日照是體內維生素D的重要來源,根據衛福部調查,國人維生素D有普遍缺乏情況,以19歲到44歲年齡層的濃度最低,這可能與不愛曬太陽有關。
維生素D缺乏的症狀
衛福部研究顯示,台灣約3成的孕婦缺乏維生素D,約有7、8成的孕媽咪未達建議攝取量,而其中有6成的孕婦每日曬太陽時間,不到20分鐘,日照不足的情況高。林正宗婦產科 林正宗院長表示,孕婦若嚴重缺乏維生素D,容易併發妊娠糖尿病、子癲(癇)前症,影響胎兒養份攝取,導致胎兒體重過輕,甚至早產;寶寶出生後,也易發生肌肉無力或是軟骨症的現象。
來源:國民健康署
他舉例,過去門診就有一位出生五天的寶寶,突然出現全身痙攣現象,原以為是寶寶有癲癇問題,緊急送到小兒加護病房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媽媽長期維生素D不足,孩子無法從母奶獲得充足營養,嚴重缺乏維生素D,才會出現全身痙攣、肌肉無力的狀況。
林正宗醫師也建議想懷孕的夫妻,應該要攝取充足的維生素D,以免攝取不足,影響丈夫的精蟲品質,讓太太難以受孕;就算成功懷孕,也可能因維生素D的缺乏,容易有流產問題。
容易缺乏維生素D族群
|
-
防曬措施完善(例如常擦防曬乳)
-
室內工作者
-
老年人
-
皮膚黝黑者
如何了解自己是否維生素D缺乏?林正宗院長表示,目前有種新型的基因檢測,可幫助全年齡層的人了解自己的營養需求,以及孕期中所需要的營養,如維生素D、A、B12、E、葉酸,依據自身狀況,適時補充可能需要多攝取的營養,特別是維生素D。
除了幫您留意是否容易有維生素不足的情況,還能了解其他相關的風險因子,如是否容易有過胖體質,導致易缺乏維生素,或是本身屬於氣喘、流感的高風險族群,因維生素缺乏導致風險上升等等,讓你能夠綜合評估自身狀況,從多方面預防。(延伸閱讀:了解你的營養需求-預知因全方位檢測)
維生素D食物補充
曬太陽是補充維生素D的主要方法,然而台灣位於日曬充足的亞熱帶地區,民眾普遍防曬過頭,特別是女性怕長斑,防曬用品塗好塗滿,或是包緊緊才出門,造成日曬不足,減少維生素D的合成。
林正宗醫師表示,雖然市面上有維生素D的營養品可以補充,部分食物如肝臟、蛋黃、肉類、黑木耳、鮪魚、鮭魚、鯖魚等深海魚,以及一些曬過的香菇,都含有維生素D的成分,只是人體透過這些食物攝取維生素D的效果有限,他建議還是要定期曬太陽。
只是長時間照射太陽,容易有皮膚病變的疑慮,他建議可依照以下時間日曬,以獲得維生素D,降低疾病風險的發生率。
最佳曬太陽時間:
9:00-10:00
15:00-16:00
(夏天約15-20分鐘、冬天約1小時)
林正宗小檔案
現任
林正宗婦產科院長
經歷
- 前市立仁愛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 中華民國婦產科專科醫師
- 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