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開始霸凌別人 也許原因出自於父母…
責編:蘇曉晴
前陣子肉圓不加辣的家暴事件在台灣被熱烈討論,一般對這樣的事件,我雖然會很生氣,但氣憤過後,通常還是會有點同情施暴者,我相信施暴者會出現霸凌的狀況,絕對與兒時環境有關。
霸凌者並非天生暴力 也許只是受限環境
我的幼稚園也有施暴者,也就是問題學生,他們不到五歲,髒話吐口水打人樣樣來。大班的安卓父親不務正業,有時來接他時一身酒氣,讓人不知是否該交出孩子,又有一天安卓到校時眼角瘀青,原來前一晚他媽媽生氣到失去理智,抓他的頭去撞牆,即便媽媽後來相當崩潰後悔,但傷害已經造成。安卓相當聰明,也深愛著他的家,創作時用色雖深,但總有家人的影子,當他有時理智且努力克服問題時,真的會讓人相當心疼他。去年安卓畢業一家搬走了,只因沒錢在這帶居住,看樣子貧窮暫時無法讓他們翻身。
政府及時介入 為每個需要的孩子提供幫忙
以為安卓已經很厲害了,結果今年升上中班的那安更嚴重,他明明也只有四歲半,但那安不是只有打比他小的孩子,甚至連大人也打,是揮拳揍肚子那種。那安是個性相當敏感的孩子,很有藝術細胞,狀況穩定時嘴甜滿臉笑容。去年他父母離婚,原本是一人照顧一週,然而暑假後他父親不告而別,再也看不到爸爸的他完全崩潰,內心的野獸時常摧毀他,然後他再來摧毀學校,打得全校孩子哭的哭、逃的逃。
安卓跟阿那如果沒有人伸出援手,未來絕對會成為新聞報導裡,因為肉圓沒有加辣就家暴的人。那我們可以做什麼?法國是這樣的,面對心裡極需幫助的,通常是診斷通過的過動兒、自閉兒,可以有一個專門陪伴的人員照護。也就是說,不管是他在上課或玩耍,旁邊總是有一位成年陪伴者,一般費用由政府支出或補助。至於受虐兒跟台灣一樣,可以申請到保護中心住宿,或是由照護家庭接手。
繁雜的申請程序 弱勢者取得幫助難上難
麻煩的是,這些文件申請通常耗費相當長的時間,有時真的幫助到了,孩子卻已經崩壞了。我的同事就有一個過動症孩子,他告訴我,要取得政府的幫助,得先讓孩子經過專門醫生、校醫、大型醫院的診斷,之後的文件要再次通過第三方醫療機構、校方、市府、中央政府等機構的審核,最後才有可能獲得幫助。
在法國,申請文件可不是簡單寫幾張表,難度之高,常常還要另外跑到專門機構請求協助,另外,特殊診療掛號通常要排上兩三個月,甚至半年超過,像這樣補助申請的流程最後可能需耗上一兩年。也因此,許多人就像我同事一樣忙於生活,文件一拖再拖,最終仍無實質幫助。
孩子從受虐變施暴者 我們可以怎麼幫助他們?
至於收容受虐兒的照護機構或照護家庭也不是全部完美,前幾天看一個專題報導,就爆料一些照護家庭本身也會施暴,也就是說,這受虐的孩子剛從一個暴力家庭逃開,就又再次來到另個暴力家庭。
我一個學生的爸爸在照護機構工作,他則提到這樣的機構最常出現的難題,是受虐兒因過去經驗,最後成為問題孩子,他們來到青少年的年紀很容易造事,然後年紀大的再帶壞小的,導致許多人成年後直接流浪上街頭,官方統計,共四成的遊民來自相關機構。
這些寫實的問題,顯示了即便在擁有高社會福利的法國,仍有許多要改善的地方。雖然如此,他們已經上路多時的保護弱勢政策,仍難值得台灣借鏡,而現今,法國社會吹起一股家長帶領孩子認識情緒,保持冷靜的風氣崛起,或許藉由教育來翻轉暴力問題,才是真正值得大家共同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