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常用藥物基因檢測
世界衛生組織曾公布,每年全球約有上千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其中2/3兒童死於用藥不當,如果能安全用藥,每年可避免數百萬兒童的死亡。
什麼是「藥物基因檢測」?
目前已知的人類遺傳疾病有1萬多種,其中確知約有1,700種,主要肇因於特定的基因突變。瞭解基因、家族病史、疾病、藥物與環境生活因子之間的交互作用與關連性,能讓您更加關心自身的健康,進而採取更好的健康管理與保健方式。
相同藥物在不同人身上有不一樣的代謝差異,藥物基因檢測的目的是為了能「因人施藥」,進行個人化藥物治療,讓醫師能「對人下藥」。
為何需要?
-
了解寶寶的基因對小兒常用藥物的代謝速率,可有助於醫師調整劑量或開藥之參考,以減少寶寶對於藥物不良反應的可能。
-
在用藥前,除了基因檢測,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測得寶寶對於藥物的代謝反應。
-
一般正常情況下,個人藥物代謝DNA序列不會發生變化,故相同藥物僅需進行檢測一次即可。
檢測特色
創新 |
|
嚴謹 |
|
實用 |
|
準確 |
|
安全 |
|
適用對象
1.曾經對藥物有不良反應的父母
2.懷孕期間有服用藥物的媽媽
3.欲給寶寶更多醫療照顧的父母
小兒常用藥物成分
創源生技從數十種藥物中,精心篩選出20種新生兒至幼兒期常用的藥物成分,透過高端分子生物技術進行基因檢測,為寶寶提供一份成長期間常用的藥物基因檢測報告,可提供給醫師作為用藥的參考。
類別 |
成分 |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
Celecoxib(希樂葆)、Diclofenac(待克菲那)、Flurbiprofen(夫比普洛芬)、Ibuprofen(異布洛芬)、Indomethacin(引朵美洒辛)、Meloxicam(美洛西卡)、Naproxen(那普洛先)、Piroxicam(匹洛卡) |
解熱鎮痛藥 |
Acetaminophen(乙醯氨酚)、Codeine(可待因)、Hydrocodone(氫可酮)、Oxycodone(羥可酮)、Tramadol(妥美度) |
抗組織胺藥 |
Chlorpheniramine(氯芬尼拉明) |
止吐藥 |
Chlorpromazine(氯普麻)、Metoclopramide(美托拉麥)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藥 |
Atomoxetine(阿托莫西汀) |
抗癲癇藥 |
Diazepam(二氮平)、Phenobarbital(苯巴比特魯)、Valproic acid(丙戊酸) |
註:根據藥害救濟審議委員會統計,1999-2011常見小兒科用藥疑似致藥害之藥品種類,其中抗癲癇類藥物佔56%、NSAIDs類藥物為11%、麻醉類藥物為5%。
檢測流程
檢測流程
1. 院所提供 檢測說明介紹
2. 客戶填寫同意書 採集檢體
3. 訊聯集團調度中心 收檢專線 0800-666-118
4. 送檢醫師如對檢測結果 有疑問可來電安排與 創源醫學主管討論
5. 報告完成寄送 至收檢院所
6. 低溫冷藏運送至 創源生技中央實驗室 進行檢測
四種可採集之檢體
1.血液檢體採檢 至少2~3c.c.
2.新鮮臍帶組織檢體 至少5公分
3.脫落(乾燥)臍帶組織 至少0.5公分
4.口腔黏膜組織 輕刷口腔內壁左右側各30次
藥害案例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2009年的死亡案例報告中指出,一位2歲大的男童,體重13公斤,因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及打呼的症狀,所以進行扁桃腺切除術來做治療。男童在術後6小時回家,開始按照用藥指示每4到6小時服用可待因(10-12.5mg) 及乙醯氨酚 (120mg),但術後第二天晚上卻開始發燒並有喘氣的現象,隔天早上9點男童媽媽竟然發現男童已經沒有生命跡象,經過急救之後仍然回天乏術。抽血後發現,男童體內嗎啡濃度高達32 ng/ml(正常治療濃度4.5±2.1ng/ml)。經基因檢測發現,此男童CYP2D6屬超快速代謝型,雖服用正常劑量可待因,但在體內卻產生過量嗎啡,導致男童窒息死亡。
(參考來源: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9)
「可待因(Codeine)」,在醫療上用於鎮咳、鎮痛,其代謝速率快或慢受遺傳基因的因素影響,在人體內會經由肝臟CYP2D6酵素分解代謝成嗎啡(Morphine)。目前研究發現CYP2D6酵素活性若屬於「超快速代謝型」,表示可待因快速轉換,使得血液中的嗎啡高於一般人,高濃度的嗎啡會導致呼吸困難而且可能致命。此一危及生命的副作用,在兒童階段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