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不說話 -談發展遲緩
責編:Hsuan
根據所有資料得知,孩子的發展有一定的過程和順序,雖然每個孩子因為不同發展上或許有些微性的差異,但還是離不開一個約略的範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發展遲緩兒童約佔六歲以下兒童人口的6%~ 8%,在動作、認知、語言、情緒及人際適應表現比同年齡的兒童明顯落後,推估2014年台灣約有4-7萬名兒童有先天性異常,約8-11萬名兒童有發展遲緩的現象。
發展遲緩兒童是指未滿六歲的孩子在發展過程中,認知、生理、心理社會、生活自理、語言溝通與同年齡孩童相較有發展速度變慢或順序異常現象。每個孩子生下來後會經過「生長growth」和「發展development」的過程。所謂生長是指體形的變大,而發展則是關乎身體各器官及神經系統的成熟,從會到不會的過程,兩者代表意義不同。
『發展遲緩兒童』顧名思義是指發展變慢或延遲,臨床定義是未滿六歲的孩子在生長與成熟的過程中,因各種原因在邁向各項發展里程碑的過程中,與同年齡孩童相較有速度變慢或順序異常的現象,導致認知、生理、心理、社會、生活自理能力、語言溝通發展等方面有落後或異常。
當兒童與同年齡正常兒童比較,最差的20%為發展遲緩兒童;另一個定義則是指與同年齡孩子的平均數相較,落後兩個以上的標準差時,亦稱為發展遲緩兒童。至於要如何了解孩子的發展性,臨床專業人員可能會藉由和父母一起觀察孩子的健康狀況、生活習慣、親子關係表現和個人氣質做評估,安排兒童接受發展或特殊測驗,及和父母做專業性且全面性的詳細會談,以便整合孩子整體健康狀況及各方面發展狀態,排除孩童並非是因感染、慢性疾病、退化性疾病及心理社會環境變差所造成的發展落後,再進行功能性診斷,及尋求潛在病因及治療的安排。
造成發展遲緩病因除了遺傳和環境,其它不明原因可能是未察覺的染色體變異,透過SNP小兒晶片能提早發現,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發展遲緩的病因非常多,且許多原因仍是未知。目前能夠被了解的原因僅佔25%,且以遺傳、環境因素了解居多,其它不明的原因很可能是未察覺的染色體異常導致。
但無論是先天或後天皆會影響孩子的發展,約有3-5%孩童在外觀、智能等方面會有先天性異常,60-80%智能障礙兒童沒有明顯病因,若因未察覺而延誤病況,將造成預後更差及需要耗費更多時間來進行治療。對於發展遲緩兒童0-3歲是黃金療育期,平均效果是3歲後治療的10倍,所以及早診斷和介入療育服務是相當重要的。
SNP小兒晶片近來被各醫療院所廣泛採用,以高密度的探針進行檢測,了解染色體套數變異(如唐氏症、愛德華氏症、巴陶氏症)、<5Mb的微小片段染色體(如小胖威力症、天使症、裘馨氏肌肉萎縮症、狄喬治氏症候群、威廉氏症)是否異常,還能檢測出單親二體症(像是小胖威力症、天使症、貝克威思-威德曼綜合症)、雜合性缺失(LOH)及全三倍體(46條染色體變69條)等異常所導致的疾病,是一種具快速多重分析特性的遺傳檢驗工具,提供比傳統染色體檢查更快速、靈敏及準確性高的分析,除了輔助醫師進行診斷,還能提早找出病因,及早因應以減少對孩子健康的危害或產生後遺症的風險。
SNP小兒晶片適用對象
-
智能障礙
-
發展遲緩
-
泛自閉症障礙
-
先天外觀異常/畸形
-
其他不明原因先天性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