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服務

康知因-成人健康基因篩檢

 

不可忽視的隱性殺手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民國110年10大死因以癌症居首,但如果以心血管、糖尿病、代謝引起的相關疾病統計,將超過癌症帶來的死亡數,真的不容忽視。
 

2021國人十大死因
排名 項目 死亡人數 占比
  總計 184,172 100%
1 惡性腫瘤 51,656 28%
2 心臟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除外)
21,852 12%
3 肺炎 13,549 7%
4 腦血管疾病 12,182 7%
5 糖尿病 11,450 6%
6 高血壓性疾病 7,886 4%
7 事故傷害 6,775 4%
8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6,238 3%
9 腎炎、腎病症侯群及腎病變 5,470 3%
10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4,065 2%

 

台灣「心因性猝死」有年輕化趨勢

 

過去幾年猝死事件頻傳,甚至不乏有正常運動習慣的青壯年,較知名的有藝人小鬼、高以翔、知名企業家王應傑愛子等人,其中大多是屬於心血管疾病引發的猝死。

 

心血管疾病症狀

留意您的慢性疾病風險

圖片

近年研究文獻發現,5% 的正常台灣人其實帶有心血管疾病及代謝性疾病的風險基因變異,其中最常檢出的為威爾森氏症、布魯蓋達症候群!

由於現代人飲食習慣越來越精緻,高油高鹽高糖的飲食加上缺乏運動,所導致的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也越年輕化。代謝症候群未來衍生為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相當高,甚至會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癌症產生的危險因子!

 

圖片

 

透過及早進行基因檢測,能在身體尚未出狀況時預先知道是否有潛在患病風險,就能提早藉由調整飲食、生活習慣、定期健檢等生活或醫療管理,來降低病症發生機率,避免憾事發生。此外,基因檢測除了能幫您及早預知疾病風險,由於家人也可能帶有相同基因變異,也能提醒家人留意潛在風險。

 

我想諮詢   免付費專線

康知因-成人健檢基因篩檢
 

  • 康知因-成人健檢基因篩檢根據美國醫學遺傳學會(ACMG)的建議基因檢測,因這些基因與疾病相關性高、科學證據充足、有後續預防和醫療管理方案,檢測結果能幫助客戶達到更好的預防和治療成效。

  • 相較於一般僅針對基因少數特定位點的檢測,康知因-成人健檢基因篩檢使用NGS次世代定序技術針對選定基因的全部外顯子位點進行分析,可一次偵測遺傳性心血管疾病、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等多種疾病,且避免遺漏風險位點。

  • 想知道康知因-成人健檢基因篩檢詳細的疾病列表,可直接點擊此連結:康知因-成人健檢基因篩檢

為什麼需要基因檢測

圖片

康知因-成人健檢基因適用對象

 

  • 年滿18歲成年人

  • 無定期健康檢查

  • 想了解個人疾病風險

  • 生活習慣不良者

  • 關心自身家人健康者

圖片

康知因-成人健檢基因篩檢流程

 

  • 院所收檢SOP

  • 填寫同意書

  • 進行檢測分析

  • 獲得檢測報告

圖片

康知因檢測優勢

 

  • 國際認證實驗室

  • 生物資訊分析團隊(協助服務國家單位/各大醫院/學術單位進行臨床研究)

  • 遺傳諮詢服務(美國、台灣認證遺傳諮詢師以及台灣臨床遺傳醫師堅強團隊)

  • 公司成立超過20年,超過150萬客戶肯定

圖片

 

訊聯基因檢測+身體健檢,為健康雙重保障

圖片

 

訊聯基因康知因、癌症基因風險解析個人先天的心血管、遺傳性癌症相關疾病風險,搭配預知因解密營養攝取、運動、睡眠、用藥安全等健康生活要素,及早進行個人化精準健康管理,幫助您更有方向的預防疾病。

 

圖片圖片

 

若您對檢測內容有興趣,想了解合作院所與檢測費用,歡迎直接撥打免付費客服專線0800-818-777,或是聯絡我們留下您的資訊,我們將請專人盡速與您聯繫,謝謝。

 

相關檢測:

 

康知因-成人健檢基因檢測常見問答

 

Q1:康知因-成人健檢基因檢測,一生需要檢測幾次呢?

A:人的基因不會輕易改變,康知因一生只要檢測一次,就能瞭解先天相關基因是否有容易致病的變異,作為個人生活和健檢規劃的參考。

 

Q2:如果檢測為高風險,後續我該怎麼做呢?

A:當在基因上屬於高風險族群時,可透過定期健康檢查了解自身的健康數值、改變生活習慣以及注意身體徵兆,都可協助遠離疾病上身。早期發現,早期的治療效果也比較好。

然而疾病發生之風險,會受各人健康狀態及家族病史影響,因此後續預防的醫療照護及生活習慣的預防建議會因人而異。建議客戶與專業臨床醫師諮詢後,依照醫師指示進行個人化疾病的預防或照護

例如:若報告檢出布魯蓋達症候群基因變異,建議和醫師討論諮詢適合的追蹤及照護方式,像是定期心電圖、心臟成像檢查來追蹤心臟狀況,或以藥物、心律調節器方式降低心臟負荷,就醫時也主動告知醫師狀況,以避免使用到易引發心率不整的藥物。

生活上也建議與醫師諮詢降低心臟負荷之合適照護方式,像是避免競技類運動、游泳和潛水活動、睡眠中的突發性聽覺刺激等。若有高燒、嘔吐腹瀉導致電解質失衡的現象,因易引發病症需盡快就醫。

 

Q3:如果檢測為低風險,是不是就沒有患病的機率?

A:代表偵測的特定基因沒有檢測出當下醫學文獻上已知致病或可能致病的變異位點,受檢的患病風險和一般人相近

需注意的是,因疾病發生原因十分複雜,目前尚無單一檢測能100%檢測出所有的致病變異,且可能致病的原因也包含年齡、環境、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日常生活仍需注意少接觸致病風險因子。若有任何不適或症狀,仍需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我想諮詢   免付費專線

你可能會感興趣
  • 全方位基因檢測 - 預知因®,了解您的維生素代謝、老化與健康風險

    全方位基因檢測 - 預知因®

  • 今年秋冬病毒威脅大增,做好個人衛生,如勤洗手、不摸眼口鼻,也可以做預知因基因檢測,降低感染機率。

    到底要不要打疫苗?流感風險檢測用基因判斷機率

  • 維生素D缺乏怎麼辦? 林醫師推薦:『補充食物營養+定期日曬!』

    維生素D缺乏怎麼辦? 林醫師推薦:『補充食物營養..

  • 癌症風險基因篩檢

    癌症風險基因篩檢

  • 2023精準健康醫學論壇

    2023精準健康醫學論壇

  • BIOVIA Equipment

    BIOVIA Equipment